江口村简介

地理位置

广东省廉江市良垌镇江口村是一条古老的自然村,位于良垌镇政府北三公里,村名的来由没有记载。东邻一公里是神山、葩竹村,南邻500米是双地、垭塘村,西邻一公里是东朗村、黎明场二队,北邻一公里是上角垌、樟木埇村。


历史由来

江口村原居关、岑两氏,约于明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年),吴戚公的第五世孙宗璿祖带长子景清公由廉江市河唇迁居至此。民国年间,原关氏迁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岑氏亦迁至本镇龙肚窝村,现在江口村唯吴氏一支。吴氏入居江口村繁衍至第八代,一祖吴子珠公迁往本镇大坡福村开基创业。


过去

江口村在民国时期属高州府石城县、廉江县;解放初属廉江县良垌区;50年代属廉江县良垌公社、雷北县良垌人民公社;60年代属廉江县良垌公社;80年代初属良垌区、良垌乡;80年代中期属廉江县良垌镇上角垌村民委员会;80年代末属廉江县良垌镇上角垌管区、村民委员会至今。

江口村是抗日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民为革命游击队作过很多贡献,例如为游击队送粮食、送饭、送联络信等。不少村民为了革命事业遭抄家、提审或烧屋,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江口村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吴亚田、吴亚沛、吴土成等人,他们的骨灰葬在樟木埇革命烈士公墓,名字刻于碑上。吴鸿信、吴华胜、吴敏珍、吴汉珍、吴安汉、吴鸿柏、吴安定等人享受离休待遇。1997年,曾经在江口村进行革命活动的一批老同志到访,为当时对游击队有功的村民,落实“革命堡垒户”,政府给予一定补助。主要代表:

吴鸿信。1922年生,194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4年参加南路抗日武装起义,在革命游击区曾担任廉东区区长、廉化边县中共工委书记,解放后担任中共化州县委组织部部长、省处长、省供销社主任,1999年离休。


现在

江口村地理环境优越,民宅依山而建,散居于七个山头。村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全村人口约2000人,早期村民均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果树、香蕉、蔬菜,以及饲养禽畜。自改革开放后,年轻人基本出外打工或经商。村民生活水平稳步上升,目前趋小康者甚众。

近年来,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村领导班子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江口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村中水泥硬底化道路四通八达,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建了村级公众活动场所并配置健身器材,开了图书馆,并计划建文化楼。未来会继续大力促进村中文化建设。


传统习俗

江口村族例

每年正月初一晚,迎本境(磐石境)列神回宗祠内供奉。正月十五晚,恭送列神回庙。迎送两晚间,村中特别热闹,灯火通明,锣鼓喧天,雄狮起舞。

村的习俗,生男孩子需点灯。初一晚迎接众神到宗祠后,初二,出灯户用一盏煤油灯点亮放在神座前,加盛一碟果品供奉众神。之后每天早晚前往烧香及加煤油。待到正月十五元宵晚恭送众神回庙后,即可取回煤油灯以及果品。初二至初八为灯届,出灯户可自由选择其中一天办酒席,酒席丰俭由人,可请全村人吃饭,也可自家人吃饭。

初二至初九村里会请人做木偶戏。

坡脊吴氏族例

每年正月十八,坡脊吴氏宗亲齐聚廉江市河唇镇“吴氏大宗”祠堂拜祖,敲锣打鼓游神,挨家逐户闹元宵。

春分日,拜祭坡脊吴氏始祖考。(始祖考墓在鹤地水库中的一个山头)

清明前十日,拜祭始祖妣。(始祖妣墓在村东北一公里,上角垌村东河边一小山丘处,名龟仔岭)

相传江口吴氏始祖讲究风水,寻得龟仔岭一块阴宅宝地后,就到坡脊把祖婆墓偷迁到此。后来坡脊兄弟四处查访,得知江口兄弟偷迁,但考察这块地后,觉得是块风水宝地,便不再迁回。

4人评论了“江口村简介”

    1. 吳鳳標 (越南)

      我是越南華橋,我先祖向在廣東省亷江縣坡蹟村居佳聚族於斯廣闢田圈素稱蕃衍立有青山公祠,在於誠地香煙祭祀,又分支居於亷江大垌嶺村創業開基日見發展,我父親吳錦峯再又來到越南

      1. 凤标宗亲,你好,我是江口村人(二十一世),宗璿公后裔。令尊名锦峰,华侨家族,你兄弟五人,家兴人旺,故乡大垌岭村,家族字辈排列(十八世起):家昌代发,永树英贤,世能光大,德建绍成。祝康宁、荣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